解俊只需要换上一张牌,他出了布,因为按照顺序来,他知道宁无明一定会出的是石头,所以很快的,事情便发生了,只不过是一秒钟的时间。
宁无明毫无疑问的输掉了第三把,胜利就这么突然的出现了,并且被解俊无耻的笑纳,并没有所谓的波澜,也没有所谓的惊。
平局不见了,换之而来的是情势的瞬间改变,宁无明的额头布满冷汗,众人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纵然他们已经看清楚了场中的情势。
可是事情毕竟发生的太过突然,他们已经无力震惊,每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,他们全部都呆住了,他们以为这是在做梦,嘴巴只会喃喃地念道:这是怎么回事?
然而只有解俊一个人是清楚的,他还没有露出所有的獠牙,因为他还要继续骗下一局才是百分之百的稳。
而且下一局他还是能够猜测得出来宁无明会出什么,甚至不是猜测,而是解俊的直接催眠,他告诉了宁无明要出什么。
因为他假意说出这张牌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失误,原本是该出石头的,他错看成了布,这是一个听起来正常的理由,没错,毕竟谁都会有失误。
一次失误可以原谅,并且只要下一局解俊再让宁无明赢回来就好了啊!所以解俊劝甚至是命令宁无明出布,因为他下一回要自动的输,他会出石头。
他已经考虑到了宁无明会有出其他牌的可能,然而那也仅仅只是可能了,因为如果宁无明真的出其他牌的话,那么便等于宣告了他放弃平手的局面。
他最后只能不得不选择相信解俊,因为在骑虎难下的局势下,他只能选择了相信解俊,他其实内心可以不信,他其实内心中已经知道事情恐怕已经变了!
然而在那样的情势下,他出其他牌一样可能会败,万一解俊真的出的是石头呢?你不相信他,他不相信你,问题是你现在已经输了一局,你还有资格与勇气再不相信他吗?
在那样进退维谷的形势与心理的压迫下,最后宁无明的心理防线崩溃了,他只能不得不选择了一个看似最愚蠢的方法。
将希望放在了解俊真的不会骗他,希望解俊出于良心的这样一件考量上。
所以宁无明最后真的出了布,而解俊便刚好可以在那个时间点露出了獠牙,因为他已经胜利了,剩下的牌怎么做他都是百分百赢了,解俊出了剪刀。
宁无明就这么容易的两次都被他骗过去,虽然明知对方可能是在骗自己的,可是自己不得不接受被骗的这一可能,去希冀不被骗的那份侥幸。
侥幸是不会常有的,甚至是很少有,所以现实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。
在解俊稍作改变,最终出了剪刀的那一刻,只有他一个人会胜利,而所有人都要死,这便是他真正的面目,这是他一开始便已经选择好的剧本。
在死亡已经确定的那一刻,众人都已经崩溃了,已经没有了心力再去挑战解俊,因为死亡已经确定,剩下的都是徒劳的时候。
他们只能瘫倒在地,面对解俊朝他们投来的嘲笑,他们却已经无能为力,在这一刻,他们这些受骗者只能在骗子的面前倒下并痛苦。
骗子本人可以安然无恙,而他们却是痛不欲生。
解俊仰天大笑,这个骗局并不需要处处都作假,这个骗局只需要在最后的时刻作假,并且是瞬间就能击溃别人心灵的作假。
这种骗人的方法反而是成功的,一开头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真实,但是只需要一点假,隐藏在众人看不见的其中深处,只要将这一点假唤醒,又可以达到改变全局的功能。
那么就可以说,这是高明的骗术。相反,那种从头到尾都需要作假的,处处都让人怀疑的,处处都妄图欺骗人的骗术,是最低劣的。
当解俊站在游戏高台,鲁元乙与宁无明都想对他发起最后的同归于尽似的攻击的时候,解俊有了剑灵的撑腰。
解俊一切都按照规矩来,看起来不按照规矩来的,反而是这两个擅自动手的人。
所以两人被剑灵打飞了,他们吃了个彻彻底底的哑巴亏,可谓有苦说不出,而解俊则可以站在他们的面前,肆无忌惮的大笑,他在外表上看起来是个胜利者,内里也同样是一个胜利者。
如果是不知情的外人来看的话,一样也会认为解俊才会是胜利者,输了反而不认的是包括宁无明在内的众人。
解俊是正大光明获胜的,所以说解俊已经站在了两个道德与规则的制高点上,不管怎么看,获胜的都毫无疑问是他。
在那个时候,那些被他坑了的人除了自己默默哭泣而外,还能做其他吗?他们甚至连与骗子解俊同归于尽的机会都没有,他们一败涂地,只能抱头痛哭,等待命运的审判。
幸而在一群抱头痛哭的人当中多了沐风这样的一个漏网之鱼。
沐风是早有防备的,而其实现在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将计就计的办法,所以全场不动声色的唯一一个人其实是沐风。
可是他的这个办法其实还有些难处,就是在一个较为关键的地方,可能需要动用到一些武力。动用到武力原本是很正常不过的事,可是沐风所需要的是能够超出散仙级的实力。
但是这个东西是他所没有的,怎么办呢?
难道在这个最为关键的地方要寄希望于运气吗?那便是求侥幸,而不是达到一件成功之事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了。
古今中外,一般寄希望于侥幸的人,最终都没有得到侥幸。
事物的发展是现实的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所以当中的每一步,每一个动作其实都要规划好,不仅要规划好当前,而且还要考虑到事后。
喜欢都市之全民召唤师请大家收藏:(www.yoyowx.com)都市之全民召唤师优优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